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世界最资讯丨子宫复位、骨盆修复……产后康复服务,有多少是“智商税”?

发表时间:2023-06-23 10:00:27 来源:文汇

子宫复位、骨盆修复……产后康复服务,有多少是“智商税”?

临近预产期,准妈妈小王除了忙着学习育儿知识,还不忘抽空筛选产后康复项目。但打开社交平台,发现不少新手妈妈们分享自己产后康复“被坑”的经历……

数据显示,随着女性消费观念的转变及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新一代妈妈对于产后康复、科学育儿的关注度正逐年提升。


【资料图】

眼下,不仅各大医院相继引入产后康复项目,月子中心、医美机构、母婴店、推拿店等也纷纷推出产后康复服务。可问题也随之而来:随处可见的产后康复服务,究竟靠不靠谱?

产后康复不当,可能造成身体损伤

“生完孩子断了母乳,觉得全身哪哪都痛,听说产后康复有效就想试试,不想从此掉‘坑’里了。”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小戴晒出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原来,生完二胎后的她经人介绍,在某机构购买了“骨盆+脊椎”恢复套餐,一位自称中医产后康复师的服务人员给她做了拉伸和按压正骨等项目。

没想到,做完这些项目后,小戴产后腰痛、骨盆痛等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疼痛日渐加剧,腰直不起来、下肢无力,后来甚至连路都走不了……她不得不走上漫长的维权之路,费时费钱又伤身。

按照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产后康复的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不久前,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马珏在徐汇院区和奉贤院区开出了产后专家门诊和产后保健专病门诊。令她意外的是,门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不正规的产后康复而来寻求“补救之法”。

▲马珏医生为患者看诊。(图为资料照片)

患者小张就是其中之一。小张很苦恼,她在第三方机构花费了近万元做了盆底理疗,不想反倒出现了漏尿的情况。在详细了解此前的病例诊断和治疗方案后,马珏发现,小张生产后同时伴有盆底肌张力高和盆底肌力不足的情况,第三方机构仅通过磁疗手段改善其肌张力高的症状,却忽视了其肌力不足的因素,因此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很多人觉得产后康复没有技术含量,就是简单地用手揉一揉,用仪器夹一夹,谁做都一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马珏告诉记者,从医学角度来看,产后康复属于交叉学科范畴,涉及康复科、泌尿科、盆底科、肛肠科、营养科等,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在专业性、从业资质、操作手法、产后康复设备等方面都有着严苛的要求,否则就极有可能出现小张这样“好一样、坏一样”的情况。

通过一系列检测后,马珏进一步明确了导致小张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从而制定了相应的方案,目前她的症状已明显好转。

有些项目,“不做肯定比做好”

在民间,产妇“坐月子”是影响甚广的一种习俗,但随着社会生活发展,“坐月子”正不断加入新元素。比如,当前不少产妇不再固守旧俗,对于“捂月子”等做法不再愿意遵从,转而寻求产后康复、产后调理等现代服务。

在采访中,不少医生有一个明显感受:近年来,对于产后康复的服务需求正呈现日益增长之趋势。但产后康复真的是每位孕妈妈产后的“必修课程”吗?是不是想做就能做?

马珏说起不久前的一位来访者,各项检查指标都非常不错,马珏正准备“劝退”她,不料她当即表示,还是想去机构做一些产后康复项目,认为“做肯定比不做更好。”

“近年来,产后康复确实是大热门,各色项目花样百出,要警惕的是,有些项目不过是营销身材焦虑的智商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母体病理产科副主任医师朱好直言,“有些项目,诸如子宫复位、恶露排除、泌乳是产后的自然生理过程,改头换面包装成了产后康复项目;而还有一些项目,比如骨盆修复、发汗排毒等,更是无稽之谈,不做肯定比做好。”

▲朱好医生向患者宣教。(图为资料照片)

当然,对于不少女性急于产后康复的心理,产科医生表示很理解。“随着三孩生育政策落地,高龄、高危产妇的数量有所增加,产后如果恢复不好,在引起各种后遗症的同时,也不利于保护女性生育力。”但医生们仍发出呼吁,切忌病急乱投医。

“产后康复,尤其是涉及盆底相关疾病的康复,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马珏表示,相关研究证实,电磁治疗对于大鼠盆底的肌纤维粗度、血运以及黏膜厚度均有益处,但不同的路径和能量给予,效果完全不同。临床上同样如此,合适的方案和参数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专业机构介入,让优质科学的产后康复服务更加可及

《中国月子3.0时代白皮书》显示,当前,85后、90后和00后女性已逐渐成为月子服务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她们更加强调“悦己”的主观感受,不仅包括身体和身材恢复,还有自身心理健康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妈妈们对产褥期的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可由于市场始终缺乏高质量、标准化的服务,行业乱象屡有发生,新一代女性的产后核心需求并未得到真正满足。

对此,有专家建议,专业的医疗机构不妨强化孕妈妈的院外健康指导,有条件的医院可增设产后康复门诊;基层医疗机构不妨将孕妈妈随访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家庭医生也可将产后康复纳入签约服务的内容之一。

目前,上海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已推出盆底康复这项康复服务。此外,妇产专科医院也有计划将产后康复的理念贯穿孕妇产前-—产时-—产后全流程,尽可能让更多孕妈妈不走弯路。

“‘坐月子’不应仅仅是家庭的事,更应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事。将产后康复服务作为生育配套政策之一,从而强化产业布局,推出更多优惠政策,让优质科学的产后康复服务更加可及,不仅利于化解当前的产后康复服务乱象,也可相应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朱好说。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