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故事梗概:五代时,沙陀人刘知远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将继父家业花费至尽,被继父逐出家中,流落荒庙,后被同村富室李大公收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李大公见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知远,而李三娘的兄长李洪一及其妻子却嫌贫爱富,坚决反对招赘刘知远。
3、李大公不听,还是招赘了刘知远。
4、不久李大公夫妻相继去世,李洪一夫妻便百般虐待刘知远及李三娘。
5、两人设计,令知远去看瓜园,让瓜园中的瓜精害死知远。
6、而知远战胜了瓜精,并得到了兵书和宝剑。
7、知远知道家中已待不下去了,便告别了三娘,去汾州当兵。
8、初在岳节度使麾下做一更夫,后岳也看出知远有帝王之相,便招赘知远为婿。
9、后刘知远屡立战功,进职九州安抚使。
10、而三娘在家受兄、嫂折磨,白天到进边汲水,晚上在磨房挨磨。
11、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只好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
12、兄嫂欲害死咬脐郎,将咬脐郎抛入荷池中,幸被家人窦公救起。
13、三娘为了逃避哥嫂的迫害,便托窦公将咬脐郎送到知远处抚养。
14、十五年后,咬脐郎长大成人,刘知远命咬脐郎率兵回沙陀探望生母。
15、咬脐郎屯兵开元寺,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李三娘相遇。
16、咬脐郎知道李三娘便是自己的生母后,便回去报知父亲。
17、刘知远遂带领兵马回到沙陀村,与三娘团聚。
18、扩展资料:《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编,写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19、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
20、今有沪剧等剧种演绎。
21、二十九出。
22、历经一个甲子之后,郑州市曲剧团携《新版·白兔记》重返京城演出。
23、《新版·白兔记》主创团队由国家一级编剧王明山、国家一级导演丁建英等组成,由“中国当代曲剧十大名角”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张娜等主演。
24、剧目讲述了李三娘与刘知远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25、其嫂张奴媚为怕分割家产,“用心举荐”刘知远从军入伍,接而逼迫已怀身孕的李三娘改嫁,被拒后其嫂恼羞成怒,百般刁难李三娘。
26、李三娘磨房分娩无人接生,用牙咬断脐带,取名咬脐郎。
27、义仆窦成将婴孩送往军营交给刘知远……16年后,李三娘与娇儿雪地相遇,被带回府中,举家团圆。
28、《新版·白兔记》人物语言性格化、人文化、本土化,有深厚的观众基础。
29、音乐委婉细腻,高亢低沉转换如行云流水。
30、情节凸显了人物情感和道德的力量,有强烈的感染力。
31、该剧既有对传统道德精神的继承,又有对现代道德观念的融入,将传统与现代之间巧妙相连,从而获得现代观众的共鸣。
3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兔记人民网——河南曲剧《新版·白兔记》亮相京城。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