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推动北京金融科技稳定有序发展。日前,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面向社会公示最新一批3个创新应用(“智慧金融”主题)。
本次公示的创新应用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隐私计算、数字孪生体建模、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涵盖普惠信贷、网点服务、银行间债券交易等多个智慧金融场景。旨在探索人工智能金融创新应用路径和方法,强化人工智能金融应用风险管理,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其中,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针对现有普惠信贷业务数据源缺乏、数据孤岛等痛点,搭建普惠信贷风控平台,基于银行间可信共享后的数据样本构建信贷风控模型,有效评估普惠客群信贷风险,为个人用户、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信贷服务,纾解普惠客群融资难题。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申请的“基于数字人和混合现实技术的智慧网点服务”综合运用数字孪生体建模、模块化协同通信、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技术,数字人系统可与智能机具或其他设备协同,为客户提供智能取号、业务办理咨询、金融产品个性化营销等网点服务,提升客户体验,降低银行网点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北京快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债券交易即时通讯及信息服务平台”综合运用人工智能、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技术,搭建债券交易即时通讯及信息服务平台,基于银行间债券承分销场景,实现银行间债券发行前产品营销信息的汇总和推送、发行中机构投资人投资意向信息的收集和转发、发行后发行结果及中标结果的精准推送相关投资人,辅助宁波银行为机构投资人提供高效精准的银行间市场债券一级销售服务,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强债券市场的透明度。
下一步,工作组将继续在人民银行总行支持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规应用金融数据,正确树立金融科技伦理理念,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服务流程、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行稳致远,促进北京金融科技产业和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