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央视主持人肖晓琳因癌症与世长辞。
肖晓琳不是唯一因癌症离开观众的央视主持,却是最令人难以释怀的。
《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她所主持的栏目传承至今。
【资料图】
撒贝宁、张绍刚,她一手提携的年轻人已然成长起来,各自独当一面。
然而却再不见她的身影。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临终前,肖晓琳留下25字遗言,客死他国,至今难以落叶归根。
1
“绍刚,你一定要听听观众不同的说法……”
“撒贝宁总是一副被所有人都喜欢的形象,换一种说法,就是装……”
撒贝宁与张绍刚观点不和由来已久,然而谁能想到,在24年之前,两人是共同主持栏目的搭档。
两人同时被肖晓琳招入电视台,一手提拔进《今日说法》。
当时,撒贝宁只是刚刚毕业的法学生。
就连参加面试时,身上大一圈的西服,都是从舍友那里借来的。
而肖晓琳却已经成为了央视法制栏目当家花旦,一手创造了《今日说法》,这种将普法与新闻结合到一起的优质栏目。
两人的地位天差地别,初见面也并不愉快。
此时的撒贝宁仅仅23岁,无论是阅历还是心态都要差很多。
第一次来央视面试的时候,撒贝宁看着身上的西服是哪哪都觉得别扭。
这是自然的,谁让西服的原主人是一个身高1.8米的东北大汉,而撒贝宁身高只有1.72米呢?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自在、不自信,让撒贝宁身上若隐若无透露出一股猥琐的气息。
事实证明,“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也并非是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的。
撒贝宁一步三颤、鼠头鼠脑,宛如一个该溜子。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就我当时的形象,如果被保安看到了,说不准直接给我当小偷送到公安局里。”
好消息是,撒贝宁并没有被保安看到。
坏消息是,还真有人被他这副样子吓到。
这个人就是撒贝宁日后的“师傅”肖晓琳。
但是肖晓琳正准备出门办事。
刚走出房门,就看到身着大号西服,獐头鼠脑、东张西望的撒贝宁,肖晓琳整个身子不由一颤。
六月酷暑,能见人吓得一哆嗦。
可见撒贝宁的“杀伤力”。
肖晓琳转身就想要离去,偏偏这个时候撒贝宁也看到了她。
只见撒贝宁一个健步上来,一把手握住肖晓琳的手。
“肖老师,是你吗,肖老师,我是你的粉丝……”
撒贝宁喋喋不休,肖晓琳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她只是在一旁“啊”、“嗯”、“是”的敷衍。
好不容易才将撒贝宁安抚住,肖晓琳转身回到房间,砰的一声将房门关上。
靠在房门上的时候,肖晓琳的整个心脏还怦怦直跳,良久缓不过劲儿来。
屋里同事看到之后,连忙她发什么事情了。
肖晓琳犹豫片刻之后,才确不确定的说了一句:“外边有只猴子……”
可以说,此时肖晓琳对于撒贝宁的印象极差。
但是在面对决定撒贝宁生死的抉择时,肖晓琳还是给了撒贝宁机会。
作为刚刚毕业的撒贝宁来说,面试注定是紧张的。
他甚至没有任何准备,当场读起来自己的毕业论文,让各大面试官摸不着头脑。
面试这么长时间,要不然能够侃侃而谈,要不然沉默寡言,这当场背论文是什么鬼,还真把面试当学校考试了?
况且,你要是背传媒论文就算了,你来电视台面试,背诵法学论文,是不是有些太不当回事了?
因为这些原因,面试官对撒贝宁第一印象极差。
全程黑脸,就差把“你已经淘汰了”六个字写在脸上。
就连撒贝宁自己都不抱希望了。
然而这个时候,肖晓琳却给了他肯定的支持。
“我看他法学知识挺专业的,很适合我的《今日说法》。”
就这样,撒贝宁才进入《今日说法》,开启了自己主持生涯的第一战。
肖晓琳或许不是什么完人。
但在面对后辈的时候,总是愿意以最大的善意,给予后辈机会。
撒贝宁是如此,张绍刚也是如此。
也因此,大家总喜欢叫肖晓琳为“肖老师”。
肖晓琳对此也很是高兴,因为“老师”,就是她从小的梦想。
2
肖晓琳出生在湖南一个高知家庭中。
她的父母都是湖南大学教授。
这可是在1962年,就连大学生就是稀缺玩意儿,更何况是大学教授了。
肖晓琳的父母走到哪里,都能够换来他人尊重的目光。
而这一幕,给年幼的肖晓琳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在老师询问大家梦想的时候。
肖晓琳想都没想,直接说出了“我想到老师”这句话。
这或许不是肖晓琳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年纪尚小的她根本不明白“梦想”这两个字的含金量。
“我想当老师”,只不过是肖晓琳对于父母崇拜的延续。
儿时的梦想,或许到最后都会随岁月消散。
但其影响却会伴随成长。
肖晓琳便是如此。
因为“我要当老师”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即便肖晓琳最后选择了播音,进入了央视,依旧难改“好为人师”的性格。
这一年,台里准备打造一部有关普法的栏目。
肖晓琳作为此刻名副其实的央视一姐,自然担负起了这个重任。
她花费两年的时间到犹他州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归国后又用了两年时间钻研打磨节目。
这才出来了《今日说法》这一档集合了普法、社会热点、媒体监督诸多特点的法制栏目。
肖晓琳是《今日说法》的最大功臣,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今日说法》当家主持人。
然而肖晓琳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不足以维系这档节目的延续,主动向台里提议招几位优秀的法学年轻人,为节目增加活力。
正是在肖晓琳的坚持下,北大法学研究生撒贝宁、中传教授张绍刚,才得以进入《今日说法》,进入央视。
将机会留给新人,本就是意见难得可贵的事情。
尤其是在电视台,一个萝卜一个坑情况下。
肖晓琳敢于这么做,除了她自身好为人师,喜欢提携后辈的性格之外。
还源于她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及对自己绝对的自信。
在她担任《今日说法》主持人的时候,栏目收视率第一,观众满意度第一。
离开《今日说法》之后,肖晓琳转头回归自己最热爱的教育行业,一手打造了以故事启发读者的《讲述》。
这个栏目,也成为教育频道最标志的栏目之一。
观众的喜爱,就是对栏目的最好的褒奖。
肖晓琳先后在法治、教育两个不同的领域,都创办出脍炙人口的栏目。
这足以说明她能力与远见。
也是有能力的人,越懂得退位让贤。
越是碌碌无为之辈,越是嫉妒贤能。
这在肖晓琳身上显示的淋漓尽致。
可惜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肖晓琳的生命,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3
这些年因为工作劳累、以及饮食作息不规律的原因,导致肖晓琳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每况日下。
55岁这年,肖晓琳查出来了结肠癌。
这种病一半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发现了早的话,或许还能够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
可惜,肖晓琳发现了太晚了。
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到达极限,肖晓琳当即向台里提出了辞职。
台里也知道无法挽留,便在肖晓琳工作最长时间的法制栏目,为肖晓琳举办了告别仪式。
看着昔日好友,看着自己一手提携的后辈,肖晓琳百感交集。
如果换一个场合,她一定会把酒言欢,像曹操那样“对酒当歌”,像李白那样“举杯邀明月”,像苏轼那样“把酒问青天”。
她会如同送走一届届学生那样,意气风发的离去。
只可惜都不是,她就像是一个个垂垂老者,灰溜溜的离开。
在迈出电视台的那一刻起,肖晓琳身上的精气神荡然无存,一夜之间苍老许多。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肖晓琳从哪个意气风发的主持人,变成了卧在病榻上勉强吊着一口气的老人。
为了尽可能的延续她的生命,儿子将她送到国外进行治疗。
然而依旧是药石难医,难以改变她的身体状况。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肖晓琳也不想垂死挣扎了。
她拉过儿子的手,缓缓道:“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在生命最后一刻,她依旧像是一位师者,将自己用一生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世人。
一生为师,言传身教,不外乎如此。
或许换一个领域,肖晓琳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只是在当时各行各业都缺失人才的情况下,肖晓琳只能坚守在主持人这个行业。
即便如此,她也始终不忘最初梦想,方见始终。
好为人师,或许在任何地方都是中性词语。
唯独在肖晓琳这里,这是褒义。